天天离不开猫猫狗狗的"铲屎官" 该怎样帮
作者:zckj 发布时间:2018-12-11 10:33:24 浏览次数:



  “吸猫”、“撸狗”已经成为一种新潮流,上到九十九,下到刚会走,人们越发离不开这些伴侣动物。目前魔都的“铲屎官”数量已经稳居全国第一。

  从家畜到宠物,人们的日常生活,离不开一批批动物的“无私奉献”。与此同时,它们的“善后”工作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,也是上海这座特大城市必须做的事情。

  针对这一问题,上海市农委在大调研中,深入上海畜牧业生产“大区”、动物无害化处理场所以及宠物诊疗医院进行实地走访,并在上海市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召开了调研座谈会。

  目前,上海规划布局的死亡动物处理机构有两处:奉贤区庄行镇的上海市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、位于崇明区港沿镇的上海崇明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。其中奉贤的一家已运行近10年,崇明的正处于试运行阶段。

  体现人类对动物的“极大尊重”。由于上海人多地少,伴侣动物的数量每年又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,在没有土地以供其安葬的情况下,只能选择“火化”方式处置。当前,需要在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实施“个性化”处置的比例逐渐上升。同时,对于那些为人类医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实验动物,选择焚烧处置既是对这些动物的“尊重”,也是上海逐渐迈向文明社会的最好体现。

  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。上海是一座活畜禽输入型消费城市,外来动物疫情对地产畜禽的影响相对较大,再加上上海畜禽养殖的密度高、规模大,对病死动物不及时处理,会波及整个畜禽产业的健康发展。

  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。一旦由于监管不力而造成死亡畜禽进入餐桌,或由于宣传不到位而造成死亡动物乱抛乱丢,又或者因思想麻痹而造成死亡实验动物胡乱处置,都将影响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,甚至引发一场影响巨大的新闻事件。

  据不完全统计,上海市每年共死亡生猪60万头,家禽150万羽,宠物4万只,实验动物300万只,加上需要无害化处理的不合格动物产品,合计处理的数量每年近2万吨。

  而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在于:全社会重视度不够。就像居民小区中的垃圾房一样,谁都说重要,但谁都不愿设置在自家门口,这就是人称的“邻避效应”。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镇、村都极力地推却,认为没有税收,没有光环,只有隐患。周边居民和企事业员工也一样,看到有烟囱冒烟、有一丝的臭味就认为是污染,殊不知只有一村一地的“受压”,才能换来整个社会的洁净、安全。

  全行业技术创新不够。采用焚烧方法大规模处置死亡动物的仅有上海。在全国层面深入研究焚烧处理死亡动物的技术成果寥寥无几。即使在上海,以前对于增量增容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比较多,对达标排放方面的研究比较少,所以一旦遇到环保事件,显得手忙脚乱。

  全链条规范不够。由于死亡动物的产生地缺少冷藏箱、冷藏库等低温收集储存设施,转运车又缺少冷藏设备,造成运送到处理中心的动物尸体的腐败发臭,高温季节尤其严重。

  同时,由于不同种类死亡动物脂肪、水分等含量不同,各种包装袋的材质不同,需要提供的焚烧条件也是不同的,一不注意,就会出现“冒黑烟”现象。

  强化政府作用。上海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早就由市政府常务会议确定,这是上海市府主要领导从社会发展的高度、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作出的重要决定,涉及区、镇一定要无条件遵从。

  设计补偿性方案。死亡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置,全市人民受益、全市的养殖户受益,整个社会受益,但对于具体落脚的镇村,什么收益都没有,还可能面临着“潜在”的环保问题。

  因此,市级财政应该在每年的转移性支付资金中加以体现,或者在每年新增的生态补偿资金中加以考虑。

  采用最高技术标准。引进高水平、专业化的设计、建设团队,采用国际最高技术标准、最优技术工艺、最好设施设备,死亡宠物“善后”人性化、个性化,真正建成一座处置效率高、生态效益好的示范性工程。

  加强整个体系的日常管理。这里更应强调对集中收集运输体系的管理,督促有关镇、村、场建设冷链储存库、配备冷藏运输车,并装备监控、追踪系统,做好进、出库登记,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教育,确保运送到无害化处理中心的死亡动物不腐败、不丢失。

  希望市民们能够加强重视。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设施建设。对于这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,有着巨大贡献的生灵们,小研觉得为它们“善后”,是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一环,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。

  声明: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,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,或内容、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,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。联系方式



上一篇:没有资料
下一篇:没有资料